首页>要闻动态

规划引领 创新驱动 三亚发挥资源优势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字体: 打印
2024-10-09 18:14 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行改革之道、创务实之举、开创新之门,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改革精神推动自然资源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创新驱动,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以高水平规划推进三亚高质量发展。

牢记“国之大者”

强化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南繁是我国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耕地资源非常宝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严格落实“要把2.864万亩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土地落到底图上,‘一块田一码’。严格管控,并提升地力,更好服务种业振兴”的工作要求,以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为基础耕地地块编码,在省级“耕地身份证”的基础上,结合南繁保护区的实际管理需求建设了“三亚耕智查”系统。

“三亚耕智查”系统包括地图浏览、图斑定位、耕地信息查询、图斑导航、汇总统计和耕地法律知识普及等多个功能模块。公众只需使用手机扫描村庄的二维码,即可立即获取该村庄的耕地地理边界、总面积、分类、是否处于南繁保护区、南繁核心区等关键信息。

“扫了这个二维码以后,我们就知道自己承包的耕地是否位于南繁保护区内,是基本农田还是一般耕地,可以种什么、不能种什么。”崖州区城东村村民胡首再说。

通过科技的力量,三亚实现对南繁保护区更有效的管理,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保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智能化水平。

为构建“天、空、地、网立体化监管体系”的管理体系,完善由静到动、由地面到立体、人防加技防的巡查机制。在对耕地赋码管理的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一步计划开展“三亚耕智巡系统(无人机智慧巡查)”建设,采用部署无人机机场的方式,通过无人机远程操控,实现自动化、智慧化、高频率、高精度的耕地巡查,强化耕地监测,掌握实时动态,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

在南繁服务站(坡田洋),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操作一架无人机顺利升空,按照既定飞行任务进行全方位巡田工作。作为“三亚耕智巡系统”的“眼睛”,无人机具备全方位覆盖、全天候无人值守、机动灵活等特点,借助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在巡田过程中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

“正在开发的这套系统全面整合遥感解译、摄像头识别、无人机,以及公众举报等监测手段,能够及时发现乱占耕地、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等问题,提供‘发现-核实-处置-销号’的闭环处置流程,并衔接督察执法系统、海南省田长制系统、海南省调查云系统等,为耕地违法处置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抓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监管科科长翟宏蕾介绍,通过“耕智查”和“耕智巡”系统的建设,推动耕地保护迈入数字智能化新阶段。

近年来,三亚还创新推动耕地垦造工作,助力南繁科研用地要素保障,推动垦地融合和南繁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至今,三亚已累计完成1万余亩耕地指标入库,产生补充耕地指标5843亩,其中净增水田5600亩,提质改造水田面积243亩,通过实施耕地垦造项目,切实推动垦地融合和南繁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了三亚市耕地保护和自贸港重点建设项目占补平衡工作,助力“南繁硅谷”建设。

“通过优先安排资金,保障耕地收储,积极探索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充分发挥三亚垦区土地资源丰富及农垦系统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使耕地垦造项目规模化并集中连片,切实推动垦地融合和南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亚市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王志说。

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生态家园

如果将大自然视作一个“家庭”,就需要把森林、山体、河流、湖泊等“家庭成员”的详细信息登簿并建档,明晰产权主体,划清权属界线。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基础工作,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三亚的自然资源“户口簿”,下辖吉阳区、天涯区(含育才生态区)、崖州区、海棠区,共预划自然资源登记单元207个、总面积62916.86公顷,涉及自然保护地、水流、森林、湿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5类。

在这个“户口簿”上,可以清晰界定登记单元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当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会同水务、生态、林业等相关部门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摸清自然资源“家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三亚建设。

在崖州湾科技城西侧入海的宁远河是海南岛的第四大河,也是琼南最长的河流。为全面改善河口—海湾的生态环境质量,系统修复典型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河口水文动力条件,恢复河口生态缓冲空间,增强河口岸线的生态防护功能,完善河口海湾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三亚正加快推进该流域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工程以崖州湾宁远河口湿地及其附近自然岸线为主要修复目标,全面开展河口生态空间恢复、湿地水文动力恢复、河口岸线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将完成岸线修复9000米,海岸带修复160公顷,海岸带植被覆盖率80%,岸线生态化率80%,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防灾减灾功能的协同增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科长高承臣介绍。

除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外,三亚还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海南南部典型热带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子项目建设,建立“周跟踪、月调度、季巡查、年考核”的项目调度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信息系统每周跟踪督促项目进展,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格局,助力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和系统性治理,打造热带陆海生命共同体修复的新范式。

如今,绿水青山不仅是生态三亚的靓丽名片,更是孕育新发展优势,培育新发展动能的重要基底。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城市现代化的本质是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建立“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加强规划制度体系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三亚坚持高起点规划,不断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民生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现代化治理,需要在规划上下足功夫。编制完成《三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以及《抱坡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临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暨城市设计》《海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等37个详细规划,基本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控规全覆盖。出台全省首部国土空间规划地方性法规《三亚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规定》,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规划的刚性管控,有效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构筑多元化的用地保障体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行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供应模式,不断提升要素保障效率。近年来,供应土地涵盖商业、住宅、教育科研等多种用地类型,全力保障太古里、超级万象城、迎宾路中段学校项目、崖州湾实验室等重点产业、民生以及科研项目落地,为城市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及创新科研奠定坚实基础,早日将“蓝景图”变成“实景图”。

滨海绿道(桥头公园至三亚港公园段)毗邻大海,蔚蓝海景、充满城市元素的设计和葱葱绿植融为一体,靓丽的环境让这里成为三亚新晋“打卡点”,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三亚的‘超级绿道’非常漂亮,近处的绿色与大海对面的建筑相映成趣,这种景色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夕阳西下,游客赵女士一家在“超级绿道”上惬意地享受休闲时光。

去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三亚市“超级绿道”规划设计暨启动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和《三亚市“超级绿道”规划设计导则》,计划打造全长775公里的“超级绿道”网络,以人的休憩体验为核心,建设集生态保育、绿色出行、文化启智、带动发展、提升福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生态基础设施。

如今,行走在“超级绿道”中,市民游客还能看到以海南黎族传说“鹿回头”爱情故事中“鹿女”为原型的“鹿小丫”,寓意着三亚城市形象和城市内涵的三亚城市元素LOGO,以三亚城市元素建设指引导则为设计基础的户外设施……

2021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三亚城市元素国际征集活动为契机,甄选出了一批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的城市元素,通过高水准设计提炼,对城市街道、公园、滨水、滨海四大空间提出示范指引,以进一步凸显城市的创新性、艺术性、独特性。如今,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的深入开展,城市元素成果已被城市建设者逐步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悄然融入了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打造全国首例海域海岛开发保护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先后印发实施《三亚市海域定级与基准价格评估成果》《三亚市海域使用详细规划》《三亚市海域海岛巡查监管工作方案》,为进一步优化海洋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科学海域使用管理秩序、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完善制度保障。这一机制作为“海洋空间资源立体式开发利用”创新案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入选海南自贸港新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自然资源事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立足三亚特色资源优势,科学划定‘三区三线’落实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严守资源底线,统筹发展、保护与安全,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蓓表示,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上,三亚资规人将永葆初心、勇毅前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用改革精神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为三亚加快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海南自贸港科创高地、当好自贸港建设标杆和转型发展示范贡献资规力量。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中文域名: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务

主办: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2000050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302000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