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主管总工: 张 兵,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所长: 贾建中,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管主任工:束晨阳,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 王忠杰 高级工程师
刘 华 工程师
项目参加人: 白 杨 高级工程师
程梦倩 工程师
刘圣维 工程师
郝 钰 工程师
丁 戎 工程师
李 沛 助理工程师
合作单位: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主要参加人员:熊嘉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处长
郭克疾 高级工程师
合作单位: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参加人员:罗金环 高级工程师/院长
刘 俊 工程师
唐梓钧 助理工程师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东西长 91.6 km,南北宽 51 km,全市土地面积 1918.75 km2。三亚市有 19 个大小自然港湾,海岸线长 209km,有滩涂 25km2,10m 以下的浅涂有 191.3km2, 近海滩涂及内河浅滩在历史上都曾有红树林生长或零星分布。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它是海湾、河口 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对红树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忽视了对沿海滩涂红树林的建设和保护、致使红树林人为破坏严重,在滩涂红树林区出现随意采伐、 围垦、养殖和无序开发等现象,红树林大面积的减少,严重破坏了沿海滩涂地区 的生态环境,降低其净化环境污染、防浪护堤护岸、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抗御各种 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三亚市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三亚河-临春河、榆林河、亚龙湾青梅港、铁炉港等河岸及入海口。
三亚市红树林是我国分布最南(南海岛除外)的红树林,具有成林历史较长,植株高大,嗜热型种类多,典型性强等特点。过去,在三亚市沿海淤泥较深的河流海口和海湾滩涂广泛分布,物种种类相对较多,植株生长旺盛。但是,近年来,由于遭受人为破坏及生态系统的退化,红树林面积大为萎缩,部分红树物种呈现濒危性和珍稀性的特征,生态保护与修复刻不容缓。
目前,三亚正在开展生态红线、多规合一,是统筹解决红树林生态保护与城 市发展的良好机会。因此,本次规划科学研究三亚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红树林宜林区域,并与城市建设、旅游发展、渔业生产等多方面充分统筹协调,合理划定红树林生态红线,保障其生态空间,严格进行保护管理;针对三亚红树林生长立地条件,开展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因地制宜制定不 同的生态修复模式,促进生态系统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维护海湾和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根据红树林生态价值和城市发展趋势,提出红树林多种利用方式,打造三亚生态旅游品牌, 促进红树林生态保护与利用的长期协同发展。
规划从 2015 年 5 月开始,到 2016 年 3 月结束,历时 8 个多月,在广泛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规划和访问专家的基础上,编制出本《规划》送审稿。 为保证科学性和真实性,我院委托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院及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全市红树林业资源普查工作,编制了《三亚市红树林资源调 查报告》专题,委托北京维邦科技公司开展了三亚市红树林地理遥感信息系统分 析研究,编制了《三亚市红树林空间演变及退化机制研究》专题,规划期间,多 次邀请国内知名红树林研究专家厦门大学王文卿教授共同讨论三亚市红树林保护与修复技术内容。规划完成初稿后,多次征求了三亚市林业局、规划局、国土局、海洋局、海棠湾管委会等部门的意见,经吸纳、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本次规划 成果。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